2012年3月14日

津輕三味線名家‧木乃下真市專訪(《樂覽》第151期)


本篇文章出自於國立臺灣交響樂團發行
古典音樂月刊《樂覽》第151期

文 / Doco
2012年3月17日,國臺交將與被譽為津輕三味線「百年一度的天才──演奏家木乃下真市,合作演奏為津輕三味線所寫作的協奏曲《絃魂》。三味線是日本特有的絃樂器,其中歷史最短的一支「津輕三味線」,具有魄力的獨特音色,近年來更是透過大眾媒體,活躍於全世界。本次將帶領讀者了解津輕三味線的歷史,並且透過演奏家木乃下真市的訪談,一窺這項樂器之所以風靡一世的魅力!


起源於走唱藝術的「津輕三味線」
三味線,可說是代表日本音樂的樂器之一。依照用途及樂曲風格不同,所使用的三味線在構造上及技巧上各異,又分做地歌長歌沖繩三線……等等。其中即興性格強烈、最能用來展現個人風格特色的,大概就屬「津輕三味線」了。

三味線種類當中發展最晚的津輕三味線,正如其名,源自於日本東北青森縣的津輕地方。一般認為起源是來自於「瞽女」──獻唱歌謠於街上換取溫飽的盲女──的演奏。後來有位稱「仁太坊」的盲人演奏家,改良其演奏技巧。原本的三味線是以右手持的「撥子」,撥動弦發出聲音,他則用撥子敲擊樂器皮面,使其發出「啪啪」的獨特聲響,這便是今日津輕三味線的原貌。

津輕三味線使用的是粗的琴把,日文稱「太棹」,右手持的彈奏道具稱「撥子」,前緣材質為玳瑁,握柄部份則有水牛角紅木象牙等材質。從前的三味線,琴面所張的是貓皮,但津輕三味線為了配合以撥子擊弦及皮面的彈奏方式,因此改為使用較厚實的狗皮(當然也用人工合成皮),用以防止皮面因敲擊而破裂。

昭和四十年代(1965~1975年),興起了一陣民謠風潮。原本津輕三味線作為地方民謠伴奏,演奏者只在舞台兩側而不露面,漸漸地也獨立出來彈演前奏、展現技巧。到了近數十年間,津輕三味線更被當作獨奏樂器,甚至成了樂曲當中的主角,發展出許多不同的演奏型態及技巧,被運用在各類領域的音樂上。
拓展津輕三味線無限可能性
木乃下真市(きのした しんいち,Kinoshita Shinichi),二十一、二十二歲時,連續兩年獲得全日本津輕三味線比賽冠軍,三十五歲時贏得歷屆津輕三味線冠軍的總決賽冠軍。他一九六五年出身於日本和歌山縣,是從小便學習正統民謠風格的演奏家,三歲起接受父親指導,十歲開始正式接觸津輕三味線。問起他學習津輕三味線的契機,他如此說道。
「我的父親年輕時是四處巡迴表演的藝人,聽說母親從小也和家人一同四處演唱。在我小時候,父親白天在民謠教室教課,晚上就和母親一起當『那卡西』(在餐廳等地走唱的藝人)。我在這種環境中,從小就聽著雙親唱的民謠以及三味線的音色長大,因此父親也教了我民謠三味線。」

這樣的環境奠定了木乃下真市紮實的津輕三味線技巧,也讓他對於演奏,有了獨到的見解。現今透過大眾媒體,津輕三味線演奏家們帥勁十足的模樣,讓許多年輕人憧憬不已,但從前,可不是這麼回事的。

「在我小時候,日本傳統音樂被認為是落伍的,我覺得很不好意思,根本不敢將我唱民謠及演奏三味線的事情告訴任何人。」
這樣的經驗及心情,不僅沒有讓他感到挫折、放棄,反而促使他以更積極的態度來面對演奏。

「因此我希望能夠扭轉津輕三味線給人的印象,所以嘗試不同的演奏型態,也和各種演奏家們一同演出。藉由這樣的表演,我感受到聽眾的反應有了不同,也了解到津輕三味線有更多不同的表現可能性。而且與不同領域的演奏家合作,不僅能夠促使嶄新的音樂誕生,我們還經常藉此再次發現不同領域音樂及樂器各自的特色。」

即興演奏之利與弊

由於津輕三味線本來就是一種即興性格很強的樂器,很重視即興演奏的部份。依照演奏者個人技巧及風格,同樣的曲子也會展現出截然不同的風貌。 這項原本作為民謠伴奏的樂器,現在依照演奏者的個性,也出現了各種的演奏型態及樂曲。對於這樣的情形,木乃下真市有很深的感觸。

津輕三味線做為即興演奏的樂器直至今日,依照演奏者的巧思,可以做出各種演奏。近年來,有許多年輕人用津輕三味線與不同樂器合作,也組成了許多團體。這對推廣津輕三味線來說,是非常好的做法。」

「但反過來說,這也讓我有幾件憂慮的事情。」木乃下先生真切地說出了心中的想法。

「首先,是造成了技巧程度的低落。許多積極且活躍的年輕人們,津輕三味線學到了某個程度後,就開始組團四處進行演奏活動。就算基礎不夠紮實,若演奏者本身夠靈巧,那麼多少也能夠對應各種不同的演奏活動。有些人似乎因此忽略了追求更高的技巧。此外,有許多年輕人的演奏,愈來愈偏離了民謠。原本津輕三味線是作為津輕地方民謠的伴奏而發展出來的,因此演奏者要能夠伴奏(搭配歌唱)、也要能夠獨奏(彈奏樂曲),才能夠稱為獨當一面的演奏者。不過最近的年輕演奏者,有許多人不僅不會伴奏,甚至還有人對津輕民謠一點興趣都沒有。若不懂津輕民謠,是無法完全學會津輕三味線的。我認為年輕的演奏者們,更應該多聽聽津輕民謠才是。」

「還有一件令我憂慮的事情。最近年輕演奏家所演奏的津輕三味線,有些已感受不到『津輕』風格了。有許多人是從其他樂器轉來學習津輕三味線的,雖然能夠快速地上手,但做出來的即興演奏,聽起來沒有『津輕』風格,那麼也無法稱之為津輕三味線。若沒有紮實的基礎,右手無法好好地控制『撥子』,便無法展現出津輕那種帶有魄力的音色。正統的津輕三味線演奏者,是要花上好幾年來學習撥子的使用方式的。我認為這些年輕演奏者們,更應該好好研究津輕的樂句以及撥子的使用方法。

津輕三味線百家爭鳴的狀況當中,筆者也問到木乃下先生如何定位自己的演奏家身份。

「我自始至終,都是做為一位傳承藝能的正統津輕三味線演奏者。為了散播津輕三味線的魅力,因此我進行許多演奏活動。我自己的音樂會,常常分做不同的上下半場,其中半場演奏津輕民謠,另外半場演奏原創的樂曲。我希望藉由這樣的方式,讓原本接觸到不同領域的樂器合作,而對津輕三味線產生興趣的人,能夠轉向對正統的津輕三味線以及津輕民謠產生興趣。」

木乃下先生至今出過五張個人專輯,其中有原創曲、也有傳統的津輕民謠。2003年更出版了一本附CD的《津輕三味線Style Book》,其中詳盡且仔細地介紹了津輕三味線的演奏方式,以及他身為演奏者的經歷。CD當中則是基礎練習、及數曲津輕民謠的示範演奏(2004年以前他使用舊名「木下伸市」)。木乃下先生不斷嘗試將津輕三味線與各種領域音樂結合,並且不遺餘力地推廣正統民謠風格的津輕三味線,背後的動機,都是來自於他對於津輕民謠、以及津輕三味線的熱愛與執著。

日本津輕三味線與西洋交響樂團的完美結合──《絃魂》

本次應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之邀,木乃下真市先生擔任演出的津輕三味線協奏曲《絃魂》,是非常特別的一首樂曲。作曲者和田薰,不僅擔任許多電視、電影、動畫的配樂,包括台灣讀者們也熟知的《GeGeGe鬼太郎》、《犬夜叉》、《金田一少年事件簿》等,並且不斷以日本傳統樂器以及日本民謠為主題進行創作,不論是寫作的樂曲種類及使用樂器、以及活動領域,都非常廣泛。

2003年所創作的《絃魂》,可說是和田薰先生為了木乃下先生量身訂做而寫作的。津輕三味線的演奏部份,有許多充滿津輕民謠風格的技巧及樂句,伴奏部份卻是西洋樂器組成的交響樂團。令人驚訝的是,搭配起來完全沒有不和諧之處。

「《絃魂》是以津輕三味線為主角、為了津輕三味線所作的協奏曲。作曲者和田薰先生,非常理解津輕三味線,作曲時也時常詢問我津輕三味線的特性及演奏方式,我非常能夠感受到和田先生在這首曲中注入的熱情。我在演奏這首曲子時,也運用了正統津輕三味線的演奏方式,以及自己獨有的演奏方式,希望表現出津輕的風土民情,以及津輕地方藝人們的生氣勃勃。」

至於與交響樂團合奏,是否有困難之處?木乃下先生如此表示。

「與交響樂團這類多人數的合奏,其中最難的是對節奏。因為津輕三味線有著獨特的節奏節拍上的緩急,因此我在與交響樂團合奏時,會請指揮事先了解津輕三味線的節奏、樂句以及拍子。」

《絃魂》首次登上台灣舞台

2012年3月17日,為《絃魂》一曲第一次在台灣公演。木乃下先生是否有想傳達給台灣觀眾的意念呢?

「若津輕三味線擁有魄力的音色,能夠超越國境,讓人們打從心底感受到這項樂器所織出來的音樂,那麼我將倍感榮幸。」

民謠風格津輕三味線,要如何與西洋交響樂團做出美妙的融合呢?就請讀者們拭目以待吧!

木乃下真市&德國科隆愛樂演奏的《絃魂》 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